您的位置:首页 > 科技动态 > 万建民院士团队揭示水稻花粉萌发孔形成新进展

万建民院士团队揭示水稻花粉萌发孔形成新进展

发布日期:2024/8/30 13:43:38 点击数:128

       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“OsSRF8 interacts with OsINP1 and OsDAF1 to regulate pollen aperture formation in rice”的研究论文,揭示了OsINP1-OsSRF8-OsDAF1分子模块调控水稻花粉萌发孔形成的分子机制。本研究鉴定到一个新的控制萌发孔形成的关键基因OsSRF8(STRUBBELIG-receptor family 8)。OsSRF8属于富亮氨酸重复类受体激酶LRRⅤ亚家族成员,且OsSRF特异存在于禾本科作物。融合互补实验结果显示,OsSRF8极性聚集于四分体小孢子远极端区域。OsSRF8参与调控萌发孔质膜凸起的产生(APMP),从而指导水稻花粉萌发孔的形成。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发现OsSRF8能够与OsINP1直接互作,随后利用Co-IP等多种试验进行了验证。遗传实验结果表明,OsSRF8与OsINP1在同一通路调控花粉萌发孔形成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,OsINP1与OsSRF8共定位于APMP形成区域,并且,OsINP1位于OsSRF8遗传学上游,可直接招募OsSRF8,两者共同调控萌发孔的形成。除此之外,OsSRF8还能与孔环形成关键因子OsDAF1互作,并且,OsSRF8-OsINP1复合体通过招募OsDAF1到APMP区域,三者共同参与水稻萌发孔孔环的形成。总体而言,OsINP1-OsSRF8-OsDAF1分子模块不仅加深了对水稻花粉萌发孔形成的理解,而且为研究其他禾本科作物中花粉萌发孔形成提供了基础。

 
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上海市食品学会 保留所有权利
备案号:沪ICP备1404695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