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科技动态 >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在玉米耐热性机制方面取得进展

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在玉米耐热性机制方面取得进展

发布日期:2024/4/26 11:37:46 点击数:15

        为了鉴定玉米核心耐热转录因子,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梅团队构建了热胁迫转录组图谱。共表达网络分析揭示了HSF和ERF家族显著富集在“热响应”类别的模块中,进一步鉴定到了核心热激转录因子ZmHSF20。为了确定ZmHSF20的功能,研究人员创制了Zmhsf20缺失突变体和过表达株系。与野生型相比,高温胁迫下,ZmHsf20过表达株系对高温更加敏感,而Zmhsf20突变体玉米耐热性增强,这表明ZmHSF20负调控玉米耐热性。为进一步探究ZmHSF20调控玉米耐热性的分子机制,研究人员鉴定到ZmHSF20下游基因纤维素合成酶基因ZmCesA2和热激转录因子ZmHsf4,发现ZmHSF20对ZmCesA2和ZmHsf4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,而ZmHSF4和ZmCesA2则具有转录激活表达的调控关系。Zmhsf4突变体对热胁迫更加敏感,过表达ZmCesA2和ZmHsf4则导致耐热性增加。研究进一步通过创建Zmhsf20-1Zmhsf4-1双突突变体,证实在热胁迫反应中ZmHSF4在ZmHSF20下游发挥作用。研究结果表明,Zmhsf20突变体具有更强的耐热性可能是ZmCesA2和ZmHsf4上调表达所致。此外,通过细胞超微结构观察,研究发现Zmhsf20突变体和ZmHSF4过表达株系的细胞壁相对野生型在高温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。同时,ZmHSF20通过影响ZmCesA2的表达协同调控了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ZmPAL1等的转录水平参与细胞壁建成。基于上述研究结果,研究人员提出了以ZmHSF20为核心的玉米高温胁迫响应模型:在Zmhsf20突变体中,ZmHsf4和ZmCesA2的表达相对在野生型中明显提升,ZmHSF4进一步促进ZmCesA2的表达,从而增加玉米的纤维素含量和细胞壁相关基因的表达,影响细胞壁的稳定性,增强玉米的耐热性。该研究阐明了ZmHSF20-ZmHSF4-ZmCesA2协同调控玉米耐热性的机制,揭示了纤维素合成和耐热性之间的关系,为提高玉米耐热性提供了基因资源,为创制耐性品种提供了新途径。

通知公告  
2015中国(上海)食品科技发展高层论坛会议暨上海市食品学会
“国际食品安全体系与进出口安全管理”培训讲座通知
2016年食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(上海)(Internatio
2016上海食品行业理化分析检测技术交流会
“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”论坛
  • 关于举办“全国《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
  • 2016上海特色旅游食品评选活动方案
  • 2016上海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交流会(
  • 2016上海食品行业虫害控制与管理技
  • 2016上海中欧国际食品安全研讨会第
  • 第八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
  • 关于举办 2016 年无菌技术峰会(
  • 2016中国(上海)食品产业发展论坛
  • 2016上海市“食品·创新·绿色·共
  • 关于召开上海市食品学会会员代表大会的
  •  
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上海市食品学会 保留所有权利
    备案号:沪ICP备14046950号-1